1953年,山西一位考古专家下乡执行任务,借宿在一寡妇家中。晚上听见外面有动静,他立即扒窗查看,发现一个男人闪身进来,和寡妇窃窃私语一会儿,就敲响了他的房门……
专家有些好奇,三更半夜的这两人究竟想要干什么?在他恍神之间,寡妇和男人已经推门进来,并且还神情严肃地关好房门。
他刚想开口询问,寡妇先开口说道:“听说你是搞文物的,能帮我看看这幅画吗?”说完就把手里的一幅古画摊开。
原来他们是为了这件事而来,专家悬着的心这才放了下来,随即来到桌子前面仔细端详起这幅古画。
这幅画看上去已经有年头了,虽然上面有一些虫眼,但大体上保存还算完整。不过,这幅画上并没有题跋和落款,所以无从知晓它是谁的作品和年代。
但从画工和画纸来看,这应该不是近代的东西。由于灯光比较昏暗,他暂时也不能下定论,便又仔细研究起上面的画作,虽然有些模糊,但依稀能看清是一些人像,过了大概十分钟,还是没有结果,于是便询问二人这画是怎么来的。
寡妇解释道,这画是他们祖上传下来的,祖祖辈辈都秉承着规矩,不到太平盛世绝对不能把画拿出来。
从交谈中专家得知,二人原来是姐弟关系,为了能够更好地保护这些画,二人便将画藏在一个地方,一人拿着一把钥匙,任何一方单独都无法拿到画。
姐弟二人守护这个秘密也有三十多年了,今天也是碰巧遇见考古专家,二人想起这件事,便想着让专业人士看看,这家里世代保护的画到底是不是真的。
专家听着寡妇的讲述,好像突然想到了什么,再次仔细研究了一下这幅画,突然,他情绪激动地站了起来。
又询问了姐弟一些问题,他对二人说道:“我希望你们能把藏画的地方告诉我,这可能是消失多年的国宝——宝宁寺水陆画,这个东西十分重要!”
姐弟俩看他的神情不像是骗人,便将宝画藏匿的地点告诉了专家,同时专家也将这件事情如实告诉了文管部门。
接收到消息的文管部门也十分激动,一刻都不敢怠慢,赶紧安排人手迅速和专家以及姐弟二人赶往藏画地点。
在一处偏僻的山洞内,共找出136幅卷轴古画,姐弟二人因献宝有功获得了表扬和嘉奖。为什么这些画如此贵重呢?这还要从佛教传入中国说起。
根据记载,汉武帝时期佛教被引入中国,从此深受历代皇帝的信奉,水陆法会也因此诞生。南朝梁武帝时期,还曾为爱妃郗氏所设水陆斋会,宋朝是水陆道场发展的巅峰时期。通常水陆道场需要举行七天或四十九天。
古代的水陆道场内都会摆放一些水陆画,画像都是佛像、各方神道等。水陆画是现代研究古代民间美学的重要资料,而此次发现的明朝宝宁寺水陆画更是堪称水陆画巅峰之作。
专家在修复宝宁寺水陆画时发现其中人物众多,不只有佛像、众多菩萨像,还有百姓等各界社会人士的影子。
画中将人物刻画得栩栩如生,还有各种宝物的剪影,从画中可以体现明朝当时的社会现状,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。
一般水陆画的作者都不是来自民间,而且会在画上做出题记,但宝宁寺水陆画并没有,这倒不是因为他的作者不出名,反而是因为太出名。
宝宁寺水陆画的“作者”是明英宗,这些画也是他亲自赏给山西宝宁寺的,他为什么这么做呢?作者为什么会打引号呢?
在经过土木堡之变后,明英宗经历过一段人生低谷,再次登基后,立马召集宫廷画师,画下了136幅绢本水陆画,所以这也是为什么说他是作者,却又打引号的原因。
至于为什么要赏赐给山西宝宁寺,他有着两个目的。第一就是为明朝百姓祈福;第二个是希望能和瓦刺化干戈为玉帛,平息战火。当时的山西地理位置特殊,处于和瓦刺的交界处,时常有战乱。
说来也巧,自从把画放在宝宁寺后,瓦刺再也没有和明朝有过冲突,不知道是画的力量还是真的那么巧合。不过,民间倒是更倾向于第一种说法,且当时明英宗还给画赐名“镇边水陆神帧”。
宝宁寺水陆画不仅构图严谨清晰,还体现了明代的社会生活及风土人情,让后辈能够清楚地了解古代的发展,可谓是艺术人的宝库。同时,也能体现当时宫廷画师的技艺高超,提升了古代宫廷画作的一个高度。
从历史意义上来看,宝宁寺水陆画是中国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,它在正面体现了中华的历史底蕴。就像清明上河图一样,反映了明朝的百姓生活,利用细腻的色彩和精美的雕刻,将中国传统文化展现出来。
现如今,这136幅宝宁寺水陆画被收藏在山西博物馆,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,感受一下明朝时期的繁荣昌盛。
本篇文章来源: 深山老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