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篇幅较长,内容比较干。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,请点击右上方的“关注”。感谢您的支持和鼓励,希望能给您带来舒适的阅读体验。
1644年初,李自成挥师东征,迅速逼近北京,大明王朝已是风雨飘摇。但在此关键时刻,崇祯手里其实还有两支生力军——那就是吴三桂的关宁军和左良玉的江汉军,崇祯便紧急向吴三桂和左良玉求援,希望他们赶紧勤王。但直到李自成攻破北京,这两人都没有到达。
吴三桂没有到达的原因我们暂且不提,单说左良玉这边。他当时坐拥八十万大军,号称百万,却并没有出兵救援。但当崇祯帝自尽的消息传来后,左良玉却痛哭不止。
那么左良玉究竟是个什么人呢?为什么他面对崇祯的求救无动于衷呢?又为什么要痛哭呢?他最后是否为明朝尽忠了呢?
左良玉曾经在辽东当军官,后来因为未能处理好兵变而丢了官职。但他可能是花了钱,之后又被起复了,跟着曹文诏南征北战,立了不少战功。
后来他主要负责镇压农民军,但他趁着朝廷对地方的控制力减弱,在积蓄了一定力量后就开始拥兵自重了。尽管中间也曾多次被农民军击败,但朝廷还是照样让他领兵。
1640年,督军杨嗣昌看中了左良玉,让他得以更进一步。虽然从之前左良玉的战绩就能看出来,他的军事水平确实算不上顶尖将领,但此时明朝人才凋零,也只能勉强用他了。
不过左良玉一开始倒也确实是想做出一些成绩的,他在平利一带和张献忠交战,大破张献忠,由此得到了太子太保的职务。后来左良玉再接再厉,又在玛瑙山一带大破农民军。
但这次大胜却打出了问题,原来此前杨嗣昌虽然看中了左良玉,但并不完全信任他,觉得他太傲慢了。于是杨嗣昌又暗中许诺大将贺人龙,对他说:
“如果你表现出色,那就让你代替左良玉的职务。”
贺人龙大喜,作战时奋勇冲锋,并做好了代替左良玉职务的准备。
结果此时杨嗣昌看到左良玉好像也打得不错,就又反悔了,对贺人龙说:
“情况有变,接替左良玉职务的事情就之后再说吧。”
贺人龙大怒,之后是什么时候?我前面忙活半天,合着你是在忽悠我?他干脆直接把这事告诉了左良玉,左良玉得知后也对杨嗣昌极为不满:
我在前线浴血奋战,你在后方却已经把我的职务许诺给别人了,这是什么意思?
左良玉虽然没有明说,但却怀恨在心。之后杨嗣昌与农民军激战川陕,并调动左良玉来堵截农民军,左良玉却视而不见,按兵不动。
杨嗣昌多次请求,左良玉却依然置之不理。结果由于左良玉没有出兵,张献忠等农民军将领得以从容逼近襄阳并一举破城,襄王朱翊铭都被杀了。杨嗣昌得知后绝食而死,也有说法是忧愤惊惧交加而死。
虽然杨嗣昌之前的做法确实不当,不过这也可以看出左良玉可能算是良将,但确实不算忠臣。他将国家大事当做报复对方的机会,丝毫不顾及这种行为给战争带来的影响。
但问题是即便如此,崇祯也奈何不了他了。明朝末年,左良玉这样的大将本质上已经军阀化。
按理说按兵不动,违背军事部署,甚至导致总指挥死亡这样的行为绝对属于重罪,按照军法处置的话是必须处死的,不株连家人就算好的了。
然而此时崇祯却无力处置左良玉,因为害怕一旦处置了左良玉,他也会加入叛乱。崇祯只能将左良玉削职,还是名义上的,实际上还是让左良玉担任一军统帅,让他“戴罪立功”。
之后左良玉的军阀本质更是暴露无遗,朝廷让他进攻李自成,左良玉就以军饷不足为由拒绝发兵,这已经属于公然对抗朝廷命令了,但朝廷也拿他没办法。
直到督师侯恂发五十万两白银犒赏左良玉,左良玉才出兵,结果他只和李自成打了一仗,被打得一败涂地,就又仓皇撤回了。左良玉不但没能拦住李自成,反而让李自成再次攻破了襄阳。
面对李自成的攻势,左良玉甚至连重镇武昌都不敢守了,他向楚王要兵要粮,没得到满足,就干脆纵兵劫掠武昌,之后就带着大批劫掠来的财宝退到了九江。左良玉作为本来应该镇守武昌的大将,居然劫掠自己镇守的城市并落荒而逃,这个堕落程度让他的敌人都震惊了。
之后李自成倒是没来,但张献忠又攻破了武昌,再次洗劫一番。两次洗劫之后武昌基本就不剩什么东西了,而在此期间左良玉依然在九江无动于衷。
直到张献忠去打四川了,左良玉才趁机收复武昌。此时武昌就不剩几个农民军了,左良玉却对朝廷上报说自己又取得了大捷,又要求朝廷给他封赏。
而在此期间,左良玉没有救援周围的友军,更没有支援朝廷,只是在疯狂地招兵买马,乃至裹挟百姓进入自己的军队以壮大声势。
结果到1644年正月的时候,左良玉的兵力已经扩充到了八十万之众,号称百万。因此朝廷不但不敢惩罚他,反而多次给他加官进爵。不得不说左良玉虽然道德败坏,但却很适合生活在明末这种腐败的政治生态中。
李自成东征之后,朝廷多次请左良玉出兵,左良玉却依然按兵不动,拥兵自重。作为左良玉最高领导的崇祯甚至都反过来哀求左良玉了,封他为宁南伯,授予他的儿子左梦庚平贼将军的大印,还许诺击败李自成之后就让左良玉父子世代镇守武昌。
要知道武昌可是足以辐射四方的长江中游重镇啊,其意义不仅仅是一座城池而已。崇祯允许他们世代镇守武昌,实际上就已经等于是给他们裂土封王了。这个条件是前所未有的,可以说优厚到了极点。
但面对这种待遇,左良玉依然不为所动。面对崇祯的求援,他唯一的反应就是给崇祯提交了一份出兵计划。估计崇祯收到奏疏都要吐血了:我缺的是计划吗?我缺的是实打实的救援啊!现在敌人都要打到京城了,你给我一份计划,有什么用?
当然左良玉的解释是:我是朝廷的绝对忠臣,必须要完全听朝廷的。朝廷不批复我的出兵计划,我又怎么敢出兵呢?
结果就在左良玉和朝廷扯皮的过程中,李自成已经攻破了北京。左良玉终究没有收到朝廷的批复,却收到了崇祯自尽的消息。得到消息后的左良玉顿时痛哭失声,并召集三军将士举哀,表达对崇祯的怀念。
当然结合左良玉前后的表现我们就可以发现,这其实就是鳄鱼的眼泪。左良玉真要对崇祯感情这么深,这么想为国效命,怎么前面朝廷让他出兵的时候他却推三阻四呢?
其实,左良玉不出兵的根本原因很简单。就是因为此时他本质上已经成为了军阀,并不忠于朝廷了。
崇祯是死是活,他其实并不关心,只关心自己能获得多少利益。他名义上是大明的臣子,但实际上已经割据一方,自成体系了。在他看来,李自成风头正盛,这时候出兵阻拦他注定会损失惨重。
而且就算真的救下了崇祯,反而可能增强崇祯的权势,甚至可能让自己被猜忌。与其这样,还不如坐视李自成攻破北京,这样朝廷的势力必定会进一步削弱,局势也会更乱,自己就能浑水摸鱼了。所以救援崇祯对他而言就是没有利益的事情,他又为什么要去做呢?
其次,左良玉的军队其实战斗力不足。
别看左良玉号称八十万大军,但结合其前后的表现和历史我们就能看出来,他的这“八十万大军”战斗力实在不怎么样。
我们可以和几个同时代的数据结合起来看,萨尔浒之战,明军出动12万人。松锦之战,明军出动11万人。这两场可都是决定明朝国运的生死大战,明朝中央调集各地兵力,也就出动了这么些人,而明清战争中其他战役的规模都不及这两场大战。至于和农民军的战争,明朝出动的兵力就更少了,通常都是出动几万人,甚至几千人都可以把农民军打得到处跑。
因此,明朝调集整个帝国的力量,也就能出兵十几万人,左良玉作为一个地方军阀,从哪变出来八十万大军呢?
就算他真的有,八十万大军也不是他能够养得起的。他要真有八十万有战斗力的军队,别说镇守一方了,完全都可以消灭全部农民军和清军,乃至取明朝而代之了。
所以说,左良玉所谓的八十万大军其实就是一个噱头,其中大多数应该都是裹挟来的老百姓,其中真正有战斗力的部队可能也就五六万人。
而其中的核心部队——也就是左良玉家丁的人数也就几千人,这些人才是左良玉真正的作战力量。而他们的战斗力之前已经有目共睹了,左良玉几次被李自成击败,最后甚至不战而逃,又怎么敢在这个时候阻拦李自成呢?
最后,左良玉距离京城较为遥远。
左良玉的驻地武昌和北京相隔数千里,而古代军队要进行这种距离的远征是必须要进行长期动员和准备的。
左良玉无心也无力进行这种准备,因为他终究只是个军阀,不是像岳飞那样精忠报国的大将。并且武昌和北京之间的河南、直隶等地已经出现了大批农民军,许多城池都被农民军占领。
就算左良玉真的出兵救援崇祯,也必然是困难重重,等到了北京估计也为时已晚了。
所以,即便左良玉手握80万大军,最终也还是没有出兵。在崇祯自尽后,他流了几滴虚伪的眼泪,就又开始做南明的军阀了。
不忠于朝廷也就罢了,关键在于左良玉也并没有保境安民,反而对治下的百姓肆意盘剥,甚至放纵士卒公然劫掠。左良玉的行为让湖广百姓苦不堪言,当地人作了许多歌谣来讽刺他。
而最过分的是,左良玉的这批部队最后不但没能北上抗敌,保卫一方,反而成了叛军,而左良玉也在此时露出了最疯狂的一面。1645年初,在东林党的策动下,左良玉置步步紧逼的清军于不顾,反而全军出动,顺流而下攻打南京,发动了叛乱。
而在离开武昌前,他更是强迫武昌百姓也加入他的军队,并肆意屠戮不愿意离开武昌的人,最后一把火烧毁了武昌城。可怜武昌百姓在短短两年内被劫掠了三次,好不容易活下来还要去当叛军的炮灰。
南明弘光皇帝一时间慌了手脚,匆忙调集江北大军抵御左良玉,两军在长江沿线激烈交战。此时清军已经全线南下攻打南明政权,而南明的两支主力部队却在同室操戈,让清军得以长驱直入。
而这场叛乱的始作俑者左良玉,没能见到叛乱的结果就一命呜呼了。此后其子左梦庚继续带叛军和南明军队交战,屡战屡败。此时清军已经兵临长江,左梦庚就干脆率部投降了清朝,甚至带着清军攻入江南,大肆烧杀抢掠,继续着以前的勾当。
对此,修《明史》的清朝名臣张廷玉就曾评价道:
“邦家新造,师行所至,逆者诛,顺者庸。虽其人叛故国,贼旧君,苟为利於我,固不能不以为功也。”
什么意思呢?
“邦家新造”指的就是清军入关的时候,也就是说清军南下自然需要带路党。因此虽然左梦庚等人品行败坏,就是一帮人渣,但他毕竟投靠清军,为清朝做出功绩了,所以还是“不能不”把他们的功劳写进去。
这里也可以看出即便张廷玉站在清朝的立场上,对左良玉、左梦庚等人也是很厌恶的,可见左良玉及其子左梦庚的名声臭到了什么程度。
左良玉作为国家大臣,不但不想着忠君报国,就连保境安民都做不到。甚至反过头来劫掠、屠戮自己治下的百姓,最后得到这样的名声,也只能说是活该了。
据《晋书·桓温传》记载,当年东晋的桓温在北伐失败后就曾感叹:“我既然不能流芳后世,难道还不足以遗臭万年吗?”而左良玉就成功做到了。他在失去了流芳后世的机会后便愈发腐朽堕落,贪婪残暴,最后终于遗臭万年,将自己永远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。
本篇文章来源: 激流文史